首页资讯

Qi2.2来了!安卓也能用上苹果同款无线充,但用户却看不上,安卓手机能用无线充电器充电吗

时间:2025-07-26 12:35 作者:琴音绝响

Qi2.2来了!安卓也能用上苹果同款无线充,但用户却看不上,安卓手机能用无线充电器充电吗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读者,有多少平常喜欢用无线充电给手机充电的?

之所以抛出这个问题,那是因为小雷还真就是个无线充电爱好者,自打无线充电这个配置在手机上大量出现以来,托尼就入手了各种形态和功率的无线充电器,为的就是把自己手里这一堆手机的充电体验都变得跟想象里一样优雅。

但实际情况是咋样的呢?

虽说是无线充电,但充电器后头还得拖着一坨适配器和电源线,只要线圈没对准,那放在上面基本就充不进电,而且不同品牌的无线快充之间还有着极高的不通用性,换了牌子速度就会掉到10W~20W左右,让我每次换牌子前都要犹豫再三。

那有没有人想过要解决这个问题呢?有的朋友,有的。

近日,无线充电联盟(WPC)发布新闻稿,宣布Qi 2.2无线充电标准正式面世,版本号是Qi v2.2.1,品牌命名为“Qi2 25W”,不但表示这是业界首个确保高速无线充电一致互操作性的标准,更表示已有十多款设备通过了认证,未来还会向更多厂商开放认证授权。



(图源:WPC)

长久以来,在磁吸无线充电领域,苹果iPhone几乎处于独占地位。而如今,这一局面或将被彻底打破。

Qi2 25W少了一点魅力

要了解无线快充协议Qi,我们需要先认识制定Qi的组织——WPC。

WPC全称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中文名为“无线充电联盟”,创建于2008年12月17日,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不断演变进化,在Qi2标准发布时,WPC干了一件大事:将苹果主导的MagSafe磁吸方案“收编”了进来,形成了官方的MPP(磁性功率配置),试图通过磁力解决“对不准就充不进、对不准就发热降速”的痛点,以此吸引安卓厂商加入自家的生态。

但问题是,Qi 2功率一直被死死地限制在了15W。根据WPC自己的说法,消费者对更快的无线充电速度呼声很高,所以他们一拍脑门决定:这个功率,必须得加!

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Qi v2.2.1版本。



(图源:WPC)

根据我在官网查阅的规格来看,Qi2 25W的核心亮点正如其名:支持最大25W的电力输出,对比2023年11月发布的初代Qi2规格(最大15W),新规格的输出功率提升了近67%,号称可以在大约30分钟内安全地将智能手机充电至50%。

当然了,用惯了国产无线快充的读者们,对这个速度已经不会感到什么惊讶了。

所以WPC还特别强调,这是为了打造一个统一的、开放的、高速的无线充电新生态,让苹果以外的安卓手机也能用上标准化的磁吸快充。

据介绍,首批加入Qi2 25W阵营的不只苹果,还有大量的配件制造商,例如绿联就在近日发布了“首款获得官方Qi 2.2规范认证”的MagFlow,包括安克、倍思、贝尔金等厂商也计划推出充电器/充电宝,官方表示已有几百款设备在等待测试中。



(图源:绿联)

有趣的是,尽管配件厂商们的行动很快,但就目前主流手机品牌来说,除了明显将MagSafe充电“升级”成Qi2 25W的苹果和新加入的谷歌外,所有手机品牌对Qi2的支持都相当有限。

以海外市场为例,现阶段“完全支持Qi2”的手机品牌有且只有苹果(非国行机型)和HMD Skyline这一款手机。其他厂商,如三星的Galaxy S25系列,只能说自己 “Qi2 就绪”(Qi2 Ready),需搭配磁吸式手机壳才能实现完整功能。

至于国产厂商这边,带有磁力对齐的Qi2更是全面遇冷。

国内用户看不上,Qi2也根本进不来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这个看似美好的Qi2 25W,对于咱们国内用户来说,不仅是“看不上”,更是“不能用”。

原因很简单,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频率问题。

根据去年9月1日实施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我们国家的无线充电设备,工作频率必须在100-148.5kHz等几个指定的频段内。而Qi2以及这个最新的Qi 2.2.1,它们的工作频率是360kHz,根本就不在允许的范围内。

换言之,无论它升级到25W还是未来的50W,只要频率不改,就进不了中国市场。



(图源:Qi Power)

至于什么无线充电新时代,那更是无从说起。

退一万步讲,就算它能用,我们真的看得上吗?

说句不好听的,和苹果那边每次实打实被国内厂商吊打不同,WPC在功率上的更新,更像是追认一个早已被我们超越的旧技术。当我们在讨论如何普及80W无线快充的时候,他们还在为25W的“重大突破”而欢呼。

这种感觉,就像我们这边已经普及高铁了,他们还在庆祝绿皮火车时速从80公里提升到了100公里。



(图源:OPPO)

这种“技术代差”,才是我们对Qi标准提不起兴趣的根本原因。在我们看来,15W也好,25W也罢,都已经是落后的过时技术。国产厂商与其费力去兼容它,不如在我们自己的80W赛道上继续狂奔。

至于Qi2主打的“磁力对齐”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厂商也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除了今年开始普及的磁吸手机壳外,OPPO等厂商更是开始自研内置磁吸方案,真正的磁吸生态或许年内就能落地。

到那时候,到底是谁跟随谁的生态,我看还真不好说。

磁吸和快充,还得看国产品牌

要说这个新标准带来的影响,当然是有的。

它最大的影响,就是让苹果的处境变得更加尴尬。在海外市场,用户可能会期待未来的iPhone用上满血的Qi2 25W。但在我们国内,为了符合规定,苹果只能“含泪再砍一刀”,把无线充电功率缩水到127.7kHz频率下的7.5W。

7.5W是什么水平?是给iPhone 15 Pro Max这种大电池手机充电,可能需要5个多小时的水平。

这个Qi2 25W的发布,非但没有弥合差距,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苹果在全球不同市场体验的巨大鸿沟,也凸显了我们国内标准“遥遥领先”的事实。



(图源:OPPO)

当中国用户已经习惯了半小时充满手机时,很难再回头去接受一个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国际标准”。

个人认为,国产厂商不必拘泥于Qi2标准,与其讨论一个我们用不上的25W无线“快充”,倒不如把目光放在国内,看看我们的厂商何时能联合起来,利用已有的技术积累,推动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无线充电标准。

在技术储备上,国产厂商在无线充电领域显然积蓄颇丰;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国产厂商也早已具备构建自有无线充电标准的能力;考虑到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以中国品牌为核心的无线充电联盟体系,甚至还能为智能家居等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形成技术闭环。

用更直白的话来说,无线充电行业未来的发展,是时候交给中国品牌做决定了。

Top

1、美方自曝:美高管隐瞒政府雇员身份赴华,美国高管访华

2、媒体人:杨瀚森为NBA球队效力期间 青岛将暂时封存他的15号球衣

3、北大教授乔晓春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都不敢说话,好多东西都不懂,你怎么看?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sjzclz.cn/BUL/detail/nuhtkj.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琴音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