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手吧IDM,外面全是Fabless
多年前,硅谷的一句老话传唱至今——“有Fab的才是真男人(Real Man Have Fabs)”,此言论出自AMD创始人Jerry Sanders,本意是为了嘲笑那些没有晶圆厂的Fabless,这句话在后来成为许多芯片公司建厂时的“宣言”。
然而早在2009年,自诩真男人的AMD就毅然决然地剥离了芯片制造部门,与阿布扎比财团合资成立了后来的格罗方德。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Real Man Have Fabs”这句话就已经成为一句玩笑话。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Fabless与Foundry的结合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这一趋势从英特尔和三星两大传统IDM企业的时下困局中便可见一斑,反观近年来英伟达、AMD、联发科、高通等Fabless企业的崛起,以及台积电在晶圆制造行业愈发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更是为分工协作的产业趋势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据WSTS预测,2025年全球整体半导体市场增长11.2%,而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晶圆代工行业营收则将在2025年增长20%,增幅远超整体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至2028年,晶圆代工行业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将稳定在13%至15%之间。这意味着,IDM模式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被Fabless和Foundry吞噬。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他们的成功证明,建厂不是芯片公司业务发展的必经之路,Fabless才是主流。
半导体行业分工的最大推手
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是Fabless + Foundry模式崛起的重要催化剂。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芯片的性能、功耗和成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芯片企业需要快速迭代产品,与代工厂分摊迭代成本,从而享受市场需求带来的收益。这种分工模式的转变,使得Fabless企业与Foundry厂商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Fabless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以中国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和手机市场,中国孕育了大量的手机芯片设计企业。下图按营收排列了20家手机芯片概念股,没有任何一家是纯IDM模式。其中有18家企业是采用Fabless模式,卓胜微和格科微2家公司在上市前也是Fabless模式,后选择向IDM转变,目前是Fab-Lite模式,部分环节利用自建工厂生产,部分依旧外包给Foundry厂商生产。不过,这个转型并非外界想象中那般容易。
以手机为主业的芯片公司之所以几乎均采用Fabless模式,是因为他们不必自建晶圆厂,却能快速切换节点、灵活调度产能,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IP积累与产品差异化上。这些企业的成功充分证明了Fabless模式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优势。
而如果是采用传统的IDM模式,则需要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工艺研发等多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这种重资产的运营模式使得企业在资金压力上面临巨大挑战。另外,IDM模式的灵活性较差,且企业一旦在某个技术方向上投入大量资源,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向其他领域。
典型案例印证:IDM堡垒瓦解
在被认为高度依赖工艺的CIS芯片领域,Fabless + Foundry模式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以思特威为例,该公司通过与台积电、晶合集成等Foundry厂商的紧密合作,实现了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思特威专注于CIS芯片的设计,将制造环节外包给Foundry厂商,不仅降低了自身的资金压力,还能够借助Foundry厂商的先进工艺技术,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良品率。
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使得思特威近年来在CIS芯片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根据TSR数据报告,思特威在2023年以48.2%市占率蝉联全球安防CIS市场第一,以9.0%市占率位列全球车载CIS市场第四;在2024年全球手机CIS市场排名中位列第五。
尤其是手机CIS市场,2024年,思特威智能手机板块营收达32.91亿元,同比飙升269.05%,占总营收比重为55.15%。其中,公司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的产品在智能手机业务中营收占比已超过50%。
这一模式不仅让思特威这样的Fabless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先进工艺,也让Foundry获得了更多高附加值产品订单,形成真正的生态共赢。要知道,晶合集成在如此短时间内跻身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与思特威逐年递增的投片量息息相关。
另外,更为典型的射频行业原本是IDM的传统领地,但产业变局正在发生。近年来,中国自建晶圆厂打造IDM模式的多家本土射频企业频频传出了不利消息,尤其是滤波器企业。
近两年来,两条以IDM模式开局的BAW滤波器生产商都已经退出手机市场,自建的产线虽然已经基本完工,但也处于停滞状态。巨大的资本投入却不能运转起来产生收益,这让整个滤波器行业都应该深度反思,到底应该先有业务还是应该先有Fab?
前不久,另一条先有Fab的滤波器公司就遭遇了严重的经营危机。公开资料显示,在湖州总计划投资10亿元建滤波器产线的见闻录半导体已经被申请破产审查。
对比之下,一些先以业务为导向,采用fabless模式的射频企业以更灵活的打法反而能够快速崛起。
例如,过去的卓胜微和TowerSemi在开关领域的代工合作,帮助前者快速取得成功。再比如,此前媒体报道的某滤波器公司和央企旗下代工厂在双方分工协作下、每年BAW滤波器出货量在本土竞争中取得了绝对的领先。
总结
以上这些经典案例再次说明,当代半导体细分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在代工业发展壮大、格式成型的当下,无论是滤波器还是CIS等其他芯片领域,Fabless模式对于刚起步或还未发展壮大的企业是最优选择。企业的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是专注自身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发展体系稳定,这些核心要素不是烧钱建一个厂就能带来的。
尤其是对于主营业务是手机相关的芯片企业来说,选择Fabless模式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迭代升级。许多企业在发展初期便选择IDM模式,要么干脆是动机不纯将成本和风险转移给合资建厂的地方政府,要么是战略选择错误导致前进的包袱和压力越来越重,最终陷入各式各样的困境。
相反,一些企业通过Fabless模式实现了快速崛起。因此,产业分工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越单家企业的能力边界,开放协作就成为必然选择。台积电2纳米产线尚未量产就收到客户的巨额预付款;思特威与晶合集成携手并进;某滤波器公司委托央企旗下代工厂生产的BAW滤波器登顶国产出货量第一宝座——这些案例共同昭示一个真理:在瞬息万变的科技产业中,轻装简行、聚焦核心能力才是穿越周期的最优解。
半导体发展史就是一部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历史。从德州仪器自产自销,到台积电开创Foundry模式,再到今日各细分领域的芯片巨头与晶圆代工厂的深度耦合,产业演进的方向始终是:让设计者专注创新,让制造者专精工艺。
对大多数芯片企业而言,拥抱Fabless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由之路——而最伟大的芯片公司,早已不需要自己的工厂。
2、持用中国护照可免签或落地签前往全球90多个国家地区,持中国护照可以免签的国家
3、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 | 边防草原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