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没有一个娃不需要喝奶!“国产奶粉第一股”别在这时候掉链子

时间:2025-07-29 21:01 作者:椅岭散人

没有一个娃不需要喝奶!“国产奶粉第一股”别在这时候掉链子


有些改变需要彻底

国家的一纸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为资本市场的母婴概念添了把干柴,A股市场上,7月29日,贝因美、孩子王、爱婴室等股票涨了不少。

按照方案的规定,两类人群可以享受补贴:

第一类,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应的补贴规模854亿元。

第二类,2025年1月1日之后出生的婴幼儿,对应2025年的新出生人口,预计960万人左右,按照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对应的补贴规模约为347亿元。

两项加总起来,据国金证券测算,今年将发放的育儿补贴规模约为1200亿元。


千亿的规模,虽然放在整个社会层面来讲,可能不算多。但关键是这项政策的落实,体现了国家的态度,保不准,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促进政策,这才是最关键的。

回到资本市场,本来贝因美集合竞价和开盘都是涨停的,只可惜很快就炸板了。

股价的表现有外力基本面利好的帮衬,但如果我们从公司基本面情况来看,贝因美也有它自己的问题。


奶粉大王失宠

贝因美身上有着很多的名号,比如曾是国产奶粉第一品牌,素有“国产奶粉第一股”之称。

这些称号都是对其过往历史经营表现的一种肯定。据其招股书,2010年1-10月,贝因美婴配奶粉市占率达10.8%,高居行业第三,国产品牌第一。2011年上市初期,公司市值在30亿元左右,2013年市值超300亿元,背后是其出色业绩的支撑,2013年贝因美营收达到61.17亿元,净利润达到7.21亿元。

谁能想到,贝因美的高光时刻也几乎定格在了这一年!在往后的日子里,贝因美承受了很多的压力。

一方面,是来自于竞争对手的赶超。

尽管整个奶粉行业都面临一定的压力,但在不少竞争对手销量增长的情况下,贝因美的奶粉业务却出现下滑。

艾普思调研报告中,2023年5月婴幼儿奶粉销量Top10品牌里已经没有了贝因美的身影,其正在跌出婴幼儿奶粉主流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4年飞鹤奶粉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连续六年中国销量第一。

2024年贝因美营收27.73亿元,净利润1.03亿元,但净利率仅3.98%,远低于飞鹤的17.2%,伊利的7.3%。

而在最近几年的较量中,国外品牌又凭借在超高端市场的押注,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尼尔森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超高端市场在市场总额的同比增长13.3%,而外资品牌在这一价格带的市占率超过60%。

另一方面,创始人的离开,对贝因美带来不小的影响。

当年贝因美刚刚上市三个月左右,创始人谢宏就卸任董事长,选择退居幕后。这一退不要紧,却成了贝因美业绩下滑的开始。

2014年开始,贝因美连续五年业绩下滑,2016至2017年,贝因美连续亏损18.38亿元,一度触发退市预警。

创始人离开后,公司变得六神无主,期间三年更换了三任董事长,包括独立董事黄小强、职业经理人王振泰等,但都没能重振公司业务。

王振泰曾表示,“我也想多干几年,但是如果做得不好,董事局也不会留情面的。”

自2013年起,公司除婴童食品以外其他业务全部剥离。同时,集团旗下其余亲子教育、亲子用品和亲子服务业务也将和食品业务并驾齐驱发展。目标消费人群也从之前的0-6岁变革为0-12岁,以拓宽公司业务覆盖范围。

但最终这些尝试都称不上成功。一直以来,贝因美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销售额占公司90%以上,但彼时的业务调整中,贝因美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的销售额占比缩减至三分之一,前面提及的一些新兴业务,亲子教育、亲子用品和亲子服务这些业务也没很好地发展起来。

整个战略调整,感觉就是舍近求远。

2014年奶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为清理库存,公司向经销商压货,进一步加剧渠道矛盾。

最终,贝因美业绩没啥起色,资金面上却开始承压。为缓解资金压力,贝因美2016年开始频繁质押股份,到2018年9月质押比例已达99.99%。


谢宏出山,扛起大旗

此时,谢宏终于绷不住了,回到贝因美重新扛起大旗。

谢宏的回归,被认为是重振公司士气的一大利好。他本人也干劲满满,表示将重塑渠道,重塑体系,重塑团队,重塑品牌、重塑公司的文化和声誉。

然而,有些地方成功了,有些地方却失败了。

谢宏回归后,开始剥离公司的非核心资产,集中资源聚焦婴幼儿奶粉主业。2018年,公司通过资产处置和成本控制实现净利润4111万元,成功摘掉“ST因美”的帽子。

针对企业文化被扭曲的问题,谢宏强调“效率与规范化并重”。

渠道上面,贝因美一边实施“大经销商制”,一边将渠道转向下沉市场。线上来看,公司也开始与天猫、京东等平台合作,对业务虽然有助力,但由于线上发力较晚,跟发力早的品牌对比,贝因美还是存在差距。2024年其经销商/直供客户收入同比下降3.46%,电子商务收入同比下降15.08%。

在产品上,谢宏将企业从传统奶粉品牌转向母婴生态平台,除了卖奶粉,还增加米粉、纸尿裤、营养品、孕产用品等品类。

去年来看,贝因美奶粉业务收入25.08亿元,占总营收的90.43%,同比增长7.33%;米粉业务收入0.87亿元,同比增长111.09%,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其他业务(包括纸尿裤、洗护用品等)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5.46%。

整个2024年,公司营收27.73亿元,同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6.92%。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趋势,实现营收7.28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93.87%。


更多的“雷”

财报数字上,谢宏可能暂时止住了公司盈利的下跌,但公司存在的深层次治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治。

今年4月,贝因美收到浙江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里面列举了贝因美的定期财报披露不准确、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违规占用资金、信息披露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

自2011上市之后,贝因美已经多次被批未能及时公开公司财务状况,而且发布财报后,多次修改里面的数据,被网友调侃为“A股变脸王”。

最近恰逢中报披露季,特地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贝因美提问:请问公司今年半年报爆雷了吗?为什么迟迟不披露半年报?

对此,贝因美没有做过多解释,而是不咸不淡地来了一句: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于2025年8月29日披露。

另外,近期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小贝大美控股)因流动性紧张向金华中院提出预重整申请。

目前来看,小贝大美控股持有贝因美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达98.85%。金华中院已裁定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前期提出的预重整申请。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但贝因美认为,自身与小贝大美控股之间的业务往来均为正常的经营性业务往来。小贝大美控股不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或公司违规对其提供担保等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另外,小贝大美控股已经多次被动减持所持贝因美股份。当下,贝因美董事长谢宏也是贝因美的实控人,目前持有小贝大美控股约83.33%的股份。

债务、重振业绩是公司目前最需解决的两件大事,政策的东风已经送到,就看贝因美如何想方设法让自己重新强起来了。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Top

1、纽约市办公楼发生枪击致多人死伤,纽约突发枪击案

2、不黑不吹,这次央视联合懂车帝的智驾测试,是一场很好的“智驾科普”!

3、《西方伪史论》的思考(五):我自己的观点总结,西方伪史研究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sjzclz.cn/GJS/detail/yemhed.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椅岭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