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23:22 作者:十贰生
齐晋秦汉变法、大月氏西迁与佛教起源
关键词:年号纪年、大乘佛教、共产主义、出口转内销
①东周战乱,楚灭汉阳诸姬,称王,威逼中原诸侯。齐桓公用管仲变法,九合诸侯,尊王攘夷。紧接着晋国变法,晋国六卿竞相深化变法。开启了晋楚争霸、百家争鸣的大时代。最终商鞅变法集大成,军功爵制彻底打通上下阶级,初步实践了所谓众生平等。诸子百家学说先后传法至西域,诞生了佛教、拼音文字,开始出口转内销。
②大月氏与匈奴、秦国为邻,秦末战乱边民四散,匈奴有大量秦人工匠,大月氏亦然。大月氏战败,必有少量秦人随之西迁。这些人经过秦国军功爵制的百年熏陶,必然极具生而平等的精神。但脱离了中国制度环境和生产力基础(水利灌溉和水力机械),这种精神也只能蜕化为佛教众生平等的虚妄。然后再次出口转内销。
③秦汉兴修水利,大量水力机械(水碓、水磨、水排鼓风)由此发明、推广普及,逐渐取代人力,从而得以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次废除奴隶,进而又废除肉刑。之后历朝历代多次反复,又再三再四废除奴隶、肉刑、殉葬等。真正实在践行了所谓众生平等。
④然而在东汉大乘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大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军功爵制被逐渐废弃,绝天地通。直到北周确立府兵制、隋唐科举重新打通天地,除旧布新,荡扫腥膻。至此中国不仅有众生平等的理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甚至还有各种理论(五行终始说),有各种制度(军功爵制、科举制),先后阶段性的解决了众生平等的各种问题。
⑤大乘佛教在外国几无立足之地。共产主义同理,仅有儒家文化圈的朝鲜、越南,邻国老挝、尼泊尔,以及岛国古巴等寥寥几国坚持。
综上所述,唯中国及周边少数国家有其生存发展空间,证明古今中外的很多科技、理论其实都是出口转内销,包括大乘佛教和共产主义。
而历代佛教的经义理念不尽相同,一直在发展变化,且随着最高生产力也就是中国的发展而进步。简单说就是中国发明改进推广了什么科学技术,出了什么政策,传到周边各国,然后形成一系列新的经义理念,然后出口转内销回来,成为支持中国政策改革的国际声援。有些甚至比中国自己还激进,但也不过是几声呐喊助威罢了,往往都是在外国无法落实的。能在外国扎根的大多是原始的比较落后的版本。
……
除了科技、理论,还有许多东西也出口转内销,例如中国历代国号:大夏、大秦、大汉、大唐等等。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也大多借名立国:匈奴赵汉、鲜卑北魏、沙陀后唐、后晋、后汉等。
《史记·大宛列传》:“大夏 在 大宛 西南二千餘里 嬀水 南。”(在今 阿富汗 北部一带。)《魏书》称作 吐呼罗,《隋书》、《北史》、《大唐西域记》、《旧唐书》皆作 吐火罗。周朝诸侯自称诸夏,大月氏所灭大夏,可能是周朝时西迁的部分周人及相关少数民族。同理,贵霜初期也可能自称大月氏,故而东汉如是称之。
据《后汉书·西域传》:
初,月氏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凡五部翕侯。后百余岁,贵霜翕侯 丘就却 攻灭四翕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悉有其国。丘就却 年八十余死,子阎膏珍 代为王。复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
大月氏,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从河西走廊出走“塞地”。《汉书‧张骞传》:“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后又为同类乌孙所逐,被迫南下吐火罗斯坦,远涉北天竺国。唐代于阗王族“尉迟氏”,宋代西夏大姓“讹氏”,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后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亚、南亚的格局,是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通过多次的迁徙活动形成的。
大月氏人一路星散,秦人亦然。汉武帝遣张骞通使西域时,必然已有历代秦人先行散布各地。西方各国多称中国为秦,未必没有秦人自称的影响。不可能全都是西方各国听说遥远的东方有个可怕的大秦,却连秦人都没见过。
西迁后族人锐减,而新加入者众多,一如西辽,需要不同程度的依赖当地各族。大月氏王将大夏国臣民分为五部翕侯,初期自然是分而治之,几代下来就变成了自我分裂,一如中国历朝历代诸侯割据。因此,主观上是将大夏分为五部,并非大月氏族本身分为五部,然而客观上就是在自我分裂。
从中国史料来看,月氏占领大夏后都妫水北岸为王庭,可见当时是有月氏王的,又据《魏略·西戎传》,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可见公元前二年时仍有大月氏王存在。似乎根本没有月氏族分成五部之事,但实际上已是平王东迁,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被其中之一的贵霜取而代之,一如秦灭六国。贵霜翕侯 丘就却 统一五部并占领月氏全国后自称贵霜王而不是大月氏王,一如秦汉不自称周。因此贵霜究竟是秦系大月氏人后裔还是大夏系塞人后裔建立的帝国,仍然是未解之谜。
东汉时才有了所谓大秦使者多次通过日南郡(今越南)来华,携带象牙、犀角等东南亚特产。这表明其地理位置更接近印度半岛而非欧洲。 大秦被描述为“多种树蚕桑”“髡头而衣文绣”,其生活方式与中原相近,且特产中未提及罗马特色物品(如金缕绣品),反而与 罽宾文化 (今阿富汗一带)关联更紧密。必然是大月氏或贵霜相关其他政权如此自称,从而出口转内销,说极西有大秦人如中国云云。实则子虚乌有,谁也不知道大秦在哪。
年号纪年同理,自汉武帝发明以来,逐渐西传,东汉历法改革,采用四分历也西传,形成所谓公历纪年。最后还是出口转内销。
根据铭文和钱币,迦王一世的统治共二十八年。在其纪元二十八年时,胡维什卡(Huviska)继位,从铭文来看,此王的统治至少至迦王纪元六十年(公元1年)时或更长。胡维什卡同样是热衷于倡导佛教的,他继承了迦王一世的宗教政策,兼容各种宗教,并且致力于佛教的传播。据前述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曾派使者伊存来华传弘佛教,口授博士弟子景卢《浮屠经》,此大月氏王当为胡维什卡。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中指出迦腻色伽王为佛灭后四百年时人,一般认为佛于公元前486年灭化,公元前58年正当佛灭四百年间。佛教史料还记载迦王一世与胁尊者(Parshva)同时,而据禅宗史传及其他史料,胁尊者为第十代持法者,即便置之于公元前86年时(胁尊者晚年得道,故长于迦王)也须四十年一代,故不可能迟至公元后一世纪或更晚。迦王一世还是第三次(或排为第四次)结集的发起者,当时佛教正处在部派时期,各派之间的歧义和争论很厉害,迦王日请一僧入宫说法,结果每人讲的都不一样,他深感部派纷争对佛教不利,便与胁尊者商议发起结集,对十八部的说法进行整理记录,并召集以世友为上首的五百罗汉对经律论三藏进行解释,后来编成《大毗婆沙论》。由于这次结集改变了佛教部派纷争的局面,使佛教徒致力于修证和研讨佛法,从而促成了在理论和证果上具有更大成就的大乘佛教的产生。一般认为,大乘佛教产生于迦王之后,而在公元二世纪中期来华的支娄迦谶所译的经典则几乎全属大乘。
……
附:
佛诞即 释迦牟尼佛 诞辰,出处与 佛教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 释迦牟尼 )的生平传说相关。据记载,他诞生于 古印度 迦毗罗卫国(今 尼泊尔 南部与印度毗邻的地区,传说其母摩耶夫人诞下他时出现诸多瑞相,如“七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等。
历史渊源
佛教经典记载的佛诞日期存在差异:
《长阿含经》 等早期经典定佛诞为 二月八日
《修行本起经》 等后续经典则记载为 四月七日 或 四月八日
中国历史上 北朝 多以四月八日为佛诞日, 南朝 梁至 唐代 曾定为二月八日, 宋代 南方多用四月八日,北方改为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元代后逐渐统一为农历四月八日。 23
名称演变
“浴佛节”源于 汉传佛教 的浴佛仪式,因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时“九龙吐水”的瑞相而得名,通过香汤沐浴佛像象征性纪念佛陀降生。
1、美媒评21世纪历年最强球员:詹姆斯称霸8年 奥胖科比约基奇3连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