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收购之王”接近拿下“国潮汽水”大窑
KKR拟收购大窑汽水股权的消息,愈发明晰了。
早在6月23日,彭博社就曾报道,美国私募机构KKR拟收购大窑85%的股权,大窑创始人将保留少量股权,并称,中国监管机构正在对该交易进行审查。
KKR拒绝就这一潜在交易发表评论,大窑表示不予置评,但与之前明确否认被可口可乐、维维股份收购的态度大相径庭。
据企查查数据,大窑的经营主体“大窑嘉宾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36亿。在之前KKR收购大窑股份消息之前,大窑未经历过外部融资,甚至对待资本的态度总是一种“避嫌”的表态。
但大窑“拥抱”资本并不是无迹可循。
2023年8月,大窑饮品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罗云曾表示,“大窑不排斥未来和资本市场开展合作,但其出发点不会是去拿资金、做估值。”
在今年1月,彭博社还曾报道,大窑正在筹备在香港IPO拟募集5亿美元资金,最快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大窑选择了另一条路来“扩充资金”。《界面新闻》认为,KKR不仅能为大窑带来资金,还可能在国际化管理、渠道和资源上有所扶持。
被称为“华尔街收购之王”的KKR在2007年进入中国。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目前,KKR共参与了142起投资事件,投过雷士照明、海尔和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也投过生鲜电商的易果生鲜、兴盛优选。但在中国食品饮料赛道,KKR上一次出手还是2021年参与了“认养一只牛”两轮投资。
业内普遍认为,KKR在中国的投资有明显的消费升级的趋势。以“认养一头牛”为例,KKR认为中国乳品行业正在经历技术革新,消费者对健康、安全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认养一头牛”的DTC模式、全产业链布局符合这一趋势。
认养一头牛
“下沉市场”撑起了大窑的大盘。
不过,大窑未公布过相关的营收数据。据《36氪》报道,2024年大窑的营收在10亿元左右,也有媒体称大窑2022年的营收就已经接近20亿,2023年更是在30亿上下,更有媒体称大窑2024年营收为50亿。
毫无疑问地是,在众多区域汽水品牌中,大窑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据马上赢数据,截至今年5月,大窑线下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4.35%,同期里市场份额同比增速更是超过了10个百分点。
业内通常认为,大窑得以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汽水“逆袭”成行业黑马依靠主攻餐饮渠道、主打性价比以及向渠道商让利。
《惊蛰青年》曾提到,诞生在人均“酒蒙子”的内蒙古,大窑的定位一度是“酒替”,曾打出“喝酒不开车,开车喝大窑”的广告语,还换上和啤酒包装相似度极高的玻璃瓶和金属瓶盖的包装。
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KKR投资大窑的背景,而有业内人士认为KKR看中大窑对餐饮终端的掌控力、大窑的经营表现以及未来潜力。
董事长王庆东表示,未来五年,大窑饮品将会以“大汽水,喝大窑”为品牌基石,继续开拓全国市场,把大窑饮品带给全国消费者,让全中国的消费者都能感受到“大汽水,喝大窑”的劲爽大气。
有分析人士称,按大窑目前的营收规模和市场份额已经具备了上市基础,而KKR所具备的产业资源和管理能力,或许是加速让大窑从餐饮到KA渠道,进而成为全国品牌。
有消费投资人表示,在一众卯着劲儿去港股上市的企业中,这个项目或许会成为中国消费行业风向转移的重要节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界面新闻》曾报道,KKR偏好选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而非传统的企业家。如果KKR真的成功入驻大窑,大窑未来的变动或许也不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