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31 13:24 作者:锦瑟瑟
梁建章:国家育儿补贴是全面生育福利的起步,国家出台育儿政策
2025年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中央财政应成为发放育儿补贴的主体
近几年,多个地方政府陆续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我们认为,育儿补贴应该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财政作为辅助。原因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财力补贴生育,只有中央财政才有这个财力。况且,人口是流动的,地方政府并不一定是出生率提高的受益者,孩子长大后有可能到外地工作,为整个国家做贡献但不一定是为本地做贡献。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要增加人口,通过吸引外来人口的方式比补贴生育更划算。
今年两会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预示着中央财政将成为发放育儿补贴的主体,而地方现存的各种育儿补贴政策将作为补充和加码,以平衡地方差异。
育儿补贴发放标准 央视新闻
这次出台的国家育儿补贴政策预示着全面生育福利的起步,令人鼓舞,值得点赞。不过,与高昂的育儿成本相比,这次出台的国家育儿补贴金额还是太低:每孩每年3600元,相当于每孩每月300元,而且只补贴到3周岁,3年总共只补贴10800元。此外,这次国家育儿补贴没有把四孩以上也纳入补贴范围,也是一个缺憾。
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三年育儿补贴总金额只相当于0-17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的2%。
我们建议按照孩子的数量给家庭发钱,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二是个税和社保减免:对于二孩家庭,实行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减半,三孩以上家庭个人的所得税和社保全免(对于特别富裕的家庭,可以设定一个封顶补贴的上限)。
三是购房补贴,具体方式可以通过按揭利息返还进行补贴。比如说补贴二孩家庭的房贷利息的50%,三孩以上家庭的房贷利息可全部补贴(不超过一个封顶补贴的上限)。
以上补贴金额,约占GDP的2%-5%。每年几万亿的补贴金额,看似很多,但要把生育率提高到更替水平,这是必须的。
有人担忧,大量发放生育补贴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呢?事实上,这一担忧的核心取决于两大要素:社会产能的利用程度与就业市场的饱和状态。当前,我国正处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与就业不足并存的局面,通过消费刺激政策,能够有效激活闲置的生产资源与劳动力,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并非通胀压力,而是物价负增长的通缩困境,此时采用赤字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显得尤为必要。给育儿家庭大规模发钱,短期内会增加婴幼儿用品的需求,而长期则会增加对电器、汽车、房屋、教育、通信、旅游等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些额外增加的需求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增加就业机会。长期看,人口的增加能够提升中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中国出生人口从2016年的1883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902万人,前后相隔仅7年时间,出生人口就减少一半。而在陷入严重超低生育率的日本,出生人口从1982年的150万,减半到2023年的75万则花了41年时间。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虽然有所回升,但由于育龄妇女数量下降、结婚人数减少、生育意愿低迷等原因,预计2025年出生人口又会恢复下降趋势。根据七普数据推算,2025年中国15-49岁育龄女性数量比2020年减少1600多万人,其中,2025年20-39岁女性数量比2020年减少1400多万人。而根据民政部数据,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只有610.6万对,比上一年减少157.6万对,降幅为20.5%。
在生育率方面,近几年中国的生育率只有更替水平的一半左右,其中2023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01,不到更替水平的一半。
按目前的生育率,出生人口将以每代人也就是30年时间减少一半的速度萎缩。这个趋势依次对所有行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先是奶粉、儿童用品和托育服务,然后是教育、食品、服装,再后是房屋、家具、家电、电子消费品、汽车、旅游、娱乐,最后是医疗、养老、殡葬等。这些面向消费者的行业所受到的影响,会逐步传导到面向企业的行业。上述影响不只是实际需求的萎缩,还有预期需求的下降,导致国内投资意愿低迷,进而引发资金和富裕人群加速外移。
所以,中国急需出台大力度的生育支持政策,以扭转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发放育儿补贴,就是生育支持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钱补贴生育有效,但力度要够大
从国际和国内的经验来看,育儿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但力度要够大。
韩国出生人口回升,与补贴生育政策有关。韩国保健福祉部2024年1月11日宣布,大幅提高对两岁以下婴幼儿父母的补贴,希望能借此进一步鼓励生育。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按照新政策,家中有1岁以下婴儿的父母每月可以获得100万韩元补贴(约合人民币5000元);抚育1至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可得到50万韩元补贴。
7月23日,《湖北日报》发表一篇题为《用政策“钥匙”打开生育“密码”——破解人口增长难题的天门探索》的报道,披露了如下数据: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今年延续向好态势,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6%。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几个月绝大部分地区公布的出生登记和生育登记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那么,为何天门市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逆势增长呢?按照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的说法:“从2023年9月开始,我们不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出台婚恋、孕育、生育、托育、教育、住房等一体化支持措施,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纪道清认为,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银,营造尊重生育、鼓励生育、保护生育的社会氛围。按照天门市现行的鼓励生育政策,如果各种生育奖补叠加起来,生育二孩最高可享受综合奖补28万元,生育三孩最高可享受综合奖补35万元。
当然,发钱补贴生育只是生育支持政策的众多措施之一,提高生育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最近,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将能显著减轻家庭教育成本,减轻育儿的经济压力,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目前,中国经济产能过剩,投资饱和,很难找到回报高、长期效益好的项目。只有孩子是最好的“新基建”投资,通过中央财政把更多的福利给予养育孩子的家庭,一方面既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
2、说一个我知道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俺娘亲口说的,南京大屠杀古事
3、鲍威尔讲话打压降息预期,美股盘中转跌,美债和黄金跌幅扩大,鲍威尔再度释放降息信号,美股创收盘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