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丨特朗普政府加剧美国矛盾和分裂,特朗普与美国国会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题:特朗普政府加剧美国矛盾和分裂 新华社记者马倩 刘晨 近来,是否公开已故美国富商杰弗里·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在美国政坛持续引发震荡。这场风波成为特朗普政府执政半年多来美国政治对立加剧、社会撕裂加深的一个缩影。
美国媒体和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的诸多政策举措及其强推政策的做法,导致特朗普支持者阵营内部出现裂痕、共和与民主两党猛烈攻讦、行政与司法激烈拉锯,三重混乱进一步加剧美国极化对立与治理困境。
MAGA阵营质疑
美国富商爱泼斯坦与大批美国政商名流交往密切,因涉嫌性犯罪被捕后,2019年8月死于狱中,被判定为“自杀”。公布包括牵涉性交易的“客户名单”在内的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档案,是特朗普竞选总统期间的承诺之一。
然而自上台以来,特朗普政府在公布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档案一事上始终遮遮掩掩。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7月初发布联合备忘录,认定“客户名单不存在”,且不会发布更多爱泼斯坦案文件。这引发特朗普的支持者,尤其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的质疑与不满。
共和党联邦众议员玛乔丽·格林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没人相信“客户名单不存在”,如果不公开本案更多信息,特朗普将失去其支持者。前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持人塔克·卡尔森指责特朗普政府想要“扼杀”真相。
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爱泼斯坦案已成为“真正威胁特朗普政府执政的危机”。有美国媒体指出这一“危机”的本质:特朗普政府处理爱泼斯坦案的方式成为选民照见美国权力现实的“镜子”。
不只是爱泼斯坦案,特朗普政府执政半年多来的多项政策都被支持者视为违背竞选承诺,引发其“基本盘”的内部分裂。
特朗普与亿万富翁马斯克的关系破裂是另一个例证。作为科技右翼的代表,马斯克最初因在放松监管等议题上与特朗普立场一致而相互结盟。此后,两人在政府支出、发展新能源等方面分歧巨大,终以“大而美”法案为导火索而决裂。
此外,特朗普下令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近来加大对乌克兰军援等外交政策,也被MAGA阵营不少人批评违背其“让美国远离海外战争”的承诺。
美国学者认为,特朗普最初的支持者“基本盘”包括MAGA阵营、共和党保守派人士、科技右翼势力等,特朗普在竞选时用“反建制”“反精英”“反移民”“反监管”等话术将这些群体捆绑到一起。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采取多项违背竞选承诺的政策,这些群体与特朗普政府的矛盾分歧逐步显现。
曾为特朗普投票的美国喜剧演员安德鲁·舒尔茨此前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说,特朗普政府所做一切“和我投票支持的截然相反”。法国《快报》周刊认定,特朗普政府在多项事务上的政策“充满争议且反复无常”,正在瓦解其支持者基础。
美国反对美国
在爱泼斯坦案件风波愈演愈烈之际,共和与民主两党攻讦再次上演。特朗普日前指控民主党籍前总统奥巴马试图“窃取选举”、犯“叛国罪”。奥巴马发言人随即予以驳斥,称这是“转移视线的拙劣伎俩”。
特朗普政府执政半年多来,两党争斗愈发激烈,其中围绕“大而美”法案的国会投票表决,被称为两党“自2024年总统选举以来最激烈交锋”。民主党人在参众两院试图阻挠共和党人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通过,该法案在参议院表决时经历超过24小时辩论、数十次投票,最终依靠副总统万斯“打破僵局”的一票才得以通过。尽管法案已由特朗普签署成法,但两党仍在围绕该法内容而争斗。
两党愈发尖锐对立,正持续、深刻影响美国政治生态。由于两党在国会斗争激烈、互不妥协,许多法案在经历冗长辩论后往往无果而终,特朗普政府更多选择以绕过国会、签署行政令的方式强推自己的政策。
据官方统计,截至7月23日,特朗普政府已签署174个行政令,几乎平均每天签署一个。美媒评论说:“特朗普政府几乎是在通过行政令治国。”专家认为,美国政府行政权持续“膨胀越界”,其根源就在于两党对立、政治极化。
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令推出的加征关税、驱逐非法移民、裁撤联邦机构和雇员以及取消“出生公民权”等政策,在美国国内不断引发争议,激化社会对立。
自4月以来,多轮抗议浪潮席卷全美,凸显民众对政府的愤怒与失望。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从芝加哥到洛杉矶,从弗吉尼亚州到南达科他州再到俄勒冈州,美国多地举行抗议活动。射向人群的催泪瓦斯、骑马持棍执法的警察、高举的抗议标语和讽刺人偶……这些场面再度映照“美国反对美国”的对立与撕裂。
政治制度困境加剧
自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令强推的多项政策还引发大规模诉讼。据美国“公平安全”网络杂志统计,截至7月25日,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国内诉讼已近350起,其中不少要求限制或取消白宫以行政令方式颁布的政策。
比如,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叫停特朗普政府限制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相关政策。马里兰州、华盛顿州和马萨诸塞州等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均发布全国性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有关限制“出生公民权”行政令的生效。
部分美国媒体和法律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出现“系统性违宪和违法行为”,正引发司法与行政间愈演愈烈的拉锯。《今日美国报》文章说,特朗普政府与司法界正进入一场“全面战争”。
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很多诉讼可能最后都会上诉到最高法院,而最高法院目前9名大法官中,保守派以6比3占据优势。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在第一任期内还提名并任命200多位联邦法官,以确保不同司法机构在未来数十年内保持保守倾向。
美国法律界人士指出,鉴于大法官中“自己人”占多数,特朗普政府不怕、甚至希望最高法院介入。彭博社认为,特朗普政府正用那些官司“测试”总统权限的“边界”,而官司一旦打到最高法院,特朗普政府将是占优势一方。
最高法院6月27日在针对“出生公民权”的诉讼中,以6比3的投票结果确认,联邦地区法官无权发布全国性禁令阻止该措施实施。这被美国法律界普遍解读为,保守派大法官为特朗普政府“站台”。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网站一篇分析文章指出,最高法院不是超越党派之争的“净土”,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需获参议院认可,这就意味着大法官们很难不受党派影响。
美国政治评论员乔纳森·凯普哈特认为,国会因党争而运转失灵,司法天平因权力而倾斜。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威廉·高尔斯顿说,当白宫行政权力不断膨胀,压倒国会和高法,美国制度面临崩塌。
1、【中国那些事儿】美媒:以中式美学和特色脱颖而出 中国消费者愈发青睐本土奢侈品牌
2、京东宣布收购德国零售巨头,旗下万得城为欧洲第一大电子消费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