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家关键行业,中国电子云发布全链路AI解决方案,中国电子云是国企吗
郑纬民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芯片、算力、数据、生态等领域都面临着挑战。在此挑战与机遇并存节点,他认为核心要聚焦两件事,研制低成本个人用推理机与提高国产智算系统的可用性和好用性。低成本个人用推理机,能够让更多人能用上AI、用得起AI,如KTransformers系统通过以存换算的方式,让AI变得触手可及。在国产智算操作系统提升方面,郑纬民认为不仅要构建类CUDA系统,打破对国外生态的依赖,同时也要做好并行系统、编程框架等10个关键软件,让国产硬件的算力充分释放。最后,郑纬民表示企业拥抱AI有章可循:找准核心问题、用好高质量数据、微调基础大模型即可见效。
魏凯在主题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而数据作为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产业发展态势备受关注。高质量数据集是用于训练、验证和优化大模型,覆盖多行业公域和私域数据,具备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高价值应用的“三高”特征。然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也面临着目标定位模糊、实施路径碎片化、技术底座薄弱三大难题。对此,我国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面有着强有力的政策驱动。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注重“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政策协同布局,在破局路径上,新一代数据标注和合成数据也为突破“数据墙”提供了解决思路。
中国电子云全链路AI解决方案发布
在签约仪式环节,中国电子云与中国长城、沐曦股份共同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仪式;并分别与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东航数科、南航数科、中国五环、中智股份、侨银股份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在“数据驱动AI”主题分享环节,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孟令杰、中国铝业集团首席信息官谢海、东航数科董事长高志东、广州国家实验室助理研究员邵健围绕其所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实践与探索展开分享。
孟令杰介绍了我国遥感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及AI协同建设成果。他表示,在国家航天局和国家数据局大力指导下,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正联合中国电子云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遥感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统筹在轨民商卫星资源,打造民商体系化遥感观测服务能力,持续数据供给。在数据治理方面,该数据空间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形成了基于航天行业管理与商业共赢的高质量数据标准规则,支撑遥感数据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并通过AI协同破解“样本孤岛”,统筹样本库与算力,赋能智慧城市管理、农业估产等多元场景,推动遥感数据高质量发展与市场生态繁荣。
谢海表示,中铝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依托丰富资源和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启动数智化战略。“坤安”大模型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集精准预测、科学求解等功能于一身,全面赋能有色金属全产业链条。中铝集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应用建设工作,在集团层面成立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实施应用指挥部,以“一把手”工程牵引,在基础夯实、生态构建等多领域发力,遵循“以价值定场景,以场景定模型,以模型定数据”的思路,同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谢海认为,有色行业企业普遍信息化和高质量数据基础相对薄弱,面对人工智能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迫切需求,需要进行思维变革,用层层倒逼的方式推动企业内部实现“数据化债”。
邵健围绕高质量可穿戴设备数据及AI数字标志物发掘展开分享,他表示,数字标志物是可穿戴设备实现主动健康价值的核心,能反映健康状态,实现早期风险预警。但当前可穿戴设备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如心率误差可达28.7bpm,严重阻碍医疗级数字标志物发掘。为解决可穿戴设备“数据质量”问题,当前广州国家实验室正建设一个25万人规模的高质量多模态数据资源库,依托多模态数据和高质量可穿戴数据,希望发掘出能反映呼吸疾病早期进展的数字标志物,实现对于相关病症“预测风险”,在不久的将来,高质量数据集也将覆盖更广泛的健康场景,让数据真正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让“主动健康”从理念变成现实。
智涌千行 AI创新应用重塑产业未来
在“AI创新应用”主题演讲环节,南航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烽、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财经副总经理宁宇、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琳、北方算网运营总监唐丽君分享了其在AI创新应用方面的具体实践。
何烽分享了南航数智化战略与实践。他介绍,南航数科肩负着南航数智化战略和智慧民航建设的重要使命。架构方面,南航数科以算力平台“供能”,以数据集“供料”,以算法平台“供智”,持续赋能南航业务数智化升级。数据方面,南航已建成统一的数据底座,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场景创新方面,南航已梳理AI创新场景196个,投产74个,覆盖业务关键决策点。以智慧出行管家场景为例,南航依托客群数据集精准洞察需求,为旅客提供行前个性规划、行中高效畅行、行后情感链接的全程便捷服务。未来,南航数科将依托IT研发生态,携手中国电子云等行业伙伴,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民航动能。
在论坛最后,中国电子云联合北京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中国长城、飞腾信息、海光信息、清程极智、趋境科技等共同发起《加速中国自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及产业落地倡议》。
倡议围绕:统筹技术研判,构建创新指引体系;优化国产算力生态,筑牢自主可控根基;推进行业侧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进行业创新应用建设;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构建人才培养矩阵五个方面提出,共同加速中国自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1、欧美为什么现在集体放弃新能源汽车了?真是因为技术不行?,美国为什么不发展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