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副防长担忧:伊以冲突证明,美国及盟友未准备好抵御导弹饱和攻击
布莱恩曾担任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还曾担任美国犹太国家安全事务研究所(JINSA)智库的执行主任。
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犹太研究所(JINSA)的一项研究,6月13日至24日期间,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574枚导弹。尽管以色列和美国采取了拦截措施,仍有部分导弹成功突防。
研究中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尤其是美军人员在以色列及海湾地区操作的“萨德”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
资料图:“萨德”反导系统 IC Photo
“萨德”设计用于拦截短程、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每枚拦截弹造价1270万美元,虽然昂贵,但仍远低于每枚2800万美元的“标准”3 Block 2A型拦截弹。
JINSA报告称,在本轮伊以冲突中,“萨德”成功拦截了47.7%的伊朗导弹,拦截率之高出人意料。然而,为此美国消耗了至少14%的“萨德”弹药库存。按当前生产速度推算,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需耗时约8年才能补足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知道“萨德”击落了92枚伊朗导弹,但不清楚发射了多少枚拦截弹。所谓“耗尽14%库存”仅指成功实施拦截的发射弹数量,并非总的发射数量。若以多发拦截一个目标计算,则实际库存可能比报告显示的更低。
据悉,伊朗还在冲突中使用了部分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和俄罗斯早已拥有类似武器,这是“萨德”系统尚且没有能力应对的,虽有“增强版萨德-ER”的改进方案,但尚未获批实施。
以色列和美国方面宣称,有57枚伊朗导弹突破防御并造成了破坏。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6月18日曾表示,伊朗在“真实承诺-3”第11阶段行动中使用了“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多次突破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完全控制了”以色列领空。
这也表明,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无法保卫自己的领土。“萨德”在保卫以色列方面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这实际上意味着,拦截每枚来袭敌方导弹至少需要发射2枚拦截弹。由于美国及其盟友极度依赖“爱国者”系统,拦截弹供应短缺造成了不小影响,比如美国为了支持以色列而停止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
至于未来,布莱恩总结道,美国及其盟友尚未充分准备好应对导弹饱和攻击,防御覆盖不足,难以保障军事基地、指挥中心、空军基地、港口、后勤与工业设施的安全。
美国的工业基础显然无法应对挑战,不仅缺乏足够工厂,而且生产效率低下。五角大楼仍依赖现有工厂下订单生产导弹,而非真正改革制造体系,以匹配中俄伊的弹药生产能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国家对于农产品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