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周四股价大跌8%,马斯克罕见示弱
7月25日消息,特斯拉的增长神话,正遭遇最严峻的挑战。
周四,其股价应声重挫8%。引发市场恐慌的,不只是公司汽车销量连续第二个季度同比下滑,更是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财报电话会上的罕见示弱——他坦言,未来“可能会有几个艰难的季度”。
对这家常年以惊人增速为标签的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累计下跌24%,在大型科技股中表现垫底。
特斯拉的核心汽车业务正面临多重压力。最新财报显示,该业务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6%,降至167亿美元;公司总营收也同比下降12%至225亿美元,未能达到分析师平均预期(227.4亿美元)。
销量是更直接的体现。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仅为38.4万辆,同比锐减14%。这已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下滑。
困境首先来自外部。在中国和欧洲这两大核心市场,来自本土低价电动车厂商的激烈竞争仍在继续。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周四公布的数据,特斯拉上月在欧洲的新车注册量继续下滑。
更直接的冲击则来自政策层面。马斯克与首席财务官瓦伊巴夫·塔内贾(Vaibhav Taneja)在电话会上明确表示,美国国会近期通过的“大而美”(big beautiful bill)法案将影响公司业务。该法案规定,联邦提供的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将在9月底终止。这意味着,特斯拉在美国本土即将失去一项重要的价格优势。
与此同时,马斯克的个人政治活动也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他曾主导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的政府效率部(DOGE),大幅削减联邦政府规模及监管其公司业务的机构。还公开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
近几个月又因支出法案与特朗普发生冲突,并宣称将组建自己的政党。这些行为正成为投资者评估公司风险时,一个无法忽视的变量。
外部压力之下,特斯拉内部产品线老化的短板也愈发凸显。投资者一直期待公司能推出更平价的车型以重振销量,但特斯拉管理层透露,该车型6月才刚刚开始小批量生产,大规模交付仍需时日。
然而,最能反映管理层焦虑的,或许是它的沉默。与年初承诺“2025年恢复增长”不同,特斯拉本次未给出任何官方业绩指引。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塞斯·戈德斯坦(Seth Goldstein)就此指出,不再提供指引,本身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管理层已不再预期销量能够实现增长。这一判断,也与他对特斯拉2025年交付量将继续下滑的预期相符。(易句)
(本文由AI翻译,网易编辑负责校对)
2、作者片面夸大了人口数量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最好的反例就是印度和美国
3、九连胜无压力!樊振东横扫李天阳,全场完美压制,太轻松了!,樊振东连扳三局逆转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