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从“产品出海”走向“生态出海” 汽车业强势入局全球化

时间:2025-07-24 11:36 作者:大惊小怪的牛肉丸子

从“产品出海”走向“生态出海” 汽车业强势入局全球化

比亚迪的“深圳号”满载汽车发往欧洲。 时报财经图库/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梅双

在欧洲街头,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汽车销售店陆续开张。在南美洲的巴西,消费者为购得一辆中国新能源汽车,排起长队。中国汽车正以多元化的出口路径驰骋在全球舞台,绘制新的产业图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中国汽车产业已从国内市场的主战场,强势迈向全球化竞争,这不仅体现在销量上的增长,更在于模式的创新及全球布局的深度。近年来,中国汽车的出海之路愈发宽广,从产品出海走向生态出海。出海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输出,更是全产业链本土化的转型。

出口增长势头保持强劲

近年来,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销量节节攀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至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分别实现311.1万辆、491万辆、585.9万辆,出口对全年销量的贡献从11.5%提升至18.6%,中国也在202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以来,这一趋势还在延续。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发展迅速,正在引领着全球向电动化转型,而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发展历程中,出海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拉动我国汽车出口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随着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出口车型也越来越丰富。除纯电动汽车外,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表现出色。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现好于预期,主要是插混和混动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的皮卡出口表现较强,成为商用车新能源车出口亮点。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亚洲市场。

汽车出海表现亮眼既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变化的重要信号。强劲增势的背后是技术与成本优势的集中释放。“中国车企掌握了核心技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极高。”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记者,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依托于强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全球市场多点开花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出海早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出海是中国车企向外求增量的关键渠道,当前,中国汽车品牌出海进程按下加速键,力求在全球市场多点开花。

今年7月,比亚迪位于巴西的卡马萨里工厂首批车型正式下线,车型为海鸥和宋Pro。今年5月,比亚迪在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等15个欧洲国家同步举行海鸥上市发布会,并开启预定。比亚迪深耕欧洲市场,已进入30多个国家,海鸥是比亚迪近三年在欧洲推出的第八款纯电车型。

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售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预计2025年全年海外销售将超过80万辆。

奇瑞集团披露,今年5月份,集团出口汽车10.07万辆,同比增长7.7%;1至5月份,集团累计出口汽车44.39万辆,即平均每29秒就有一辆奇瑞车走向海外。截至5月底,奇瑞集团累计全球用户超过1670万,其中海外用户已经超过494万。

依托全球多个区域深度布局,吉利汽车去年在沙特、哈萨克斯坦等重点市场推出16款高端主力车型,海外销售及服务网络覆盖80多个国家,超900家网点,品牌渗透力持续提升。2025年吉利还将增加300多个销售及服务网点,进一步提升渠道覆盖和售后保障能力。

崔东树向记者分析,中国汽车出口从过去中南美洲占比较高和东南亚以及南亚等亚洲地区表现较强,逐步转到目前的中南美、中东表现相对较强。尤其是在近期,中东、中南美等相对去年都表现更强。

中国车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向全球汽车市场。小鹏汽车开拓巴林市场,智己汽车登陆澳大利亚,岚图汽车表示将重点布局中东市场,上汽等车企甚至组建自有远洋运输船队,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

出海模式日趋多元化

在汽车出口规模增长,全球市场多点开花的背后,汽车品牌出海的模式也日益多元。

通过国际营销体系建设、投资建厂、品牌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中国汽车持续推进海外市场本土化发展,加快国际产能布局。其中,投资建厂是较为常见的布局海外市场的方式。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奇瑞汽车等均在海外设有工厂,分布在东南亚、俄罗斯、南美、非洲等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记者表示,中国车企在海外建厂是出于进入当地市场的考虑,本土化造车,对于海外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也更利于在当地居民心中建立良好形象。同时,在海外建设工厂,也可以减少汽车运输的物流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整车出海,更多的车企逐渐意识到全产业链出海的必要性。有主机厂向记者透露,一些国家要求供应链企业不仅在当地建厂,还需实现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的本地化。随着整车出海,包括动力电池、电驱动及热管理系统和智能座舱等热门汽车供应链企业也加速海外布局,构建更当地化的全生命周期体系,谋划更长远的全球化布局。

“出海的第一个阶段是将产品卖到海外,第二个阶段是产业链条的本土化,对于中国车企来说,第二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海。”一位汽车供应链人士告诉记者,销售渠道、研发中心、供应链体系与售后服务协同建设,是当前车企出海面临的考题。

据小鹏汽车国际业务中心相关人士介绍,小鹏在欧洲探索出直营代理、代理制、“子公司+经销商”和总代理等市场模式。在品牌建设方面,尝试跨界营销,帮助品牌深入本土社区和文化。例如,挪威的消费者偏爱户外运动,小鹏汽车通过赞助当地自行车赛事,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

“我们在欧洲已经有5家设计和研发的基地,同时我们在几年前开始把我们的产品带入欧洲。我相信这是全产业链出海的过程。”蔚来汽车欧洲副总裁张晖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合资成立零跑国际,是零跑汽车海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截至今年6月,零跑全球门店已突破1500家,其中,海外超过600家。

还有主机厂人士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与当地企业合资建厂、展开技术合作等模式,实现生产、研发、营销等环节的本土化落地。在汽车领域,“研产供销服”、充电设施、人员配置等多维度的全生态出海模式正在逐步搭建。

出海应当行稳致远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从贸易出口到本土化运营,中国汽车出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安民日前提到出海话题时表示,中国车企要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及“走上去”,一是深化本土融合,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文化习惯和法规体系;二是要强化风险管控,包括汇率波动风险、合规风险、质量风险等;三是要构筑韧性生态,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构建全球化的服务生态体系,形成整体合力。

“汽车出海从大型海外市场、数据化生产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量,要坚持长期主义,坚持规划生产。”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认为,要正视汽车出海过程中目前及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挑战和困难,积极研究有效应对策略。“汽车出海适当慢一点、稳一点、扎实一些,更重视品牌和服务,保持增长,逐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和品牌。”他建议。

一车出海,带动全产业链。汽车出海模式已由过去的以贸易卖车为主,转向了将制造和国际市场紧密结合。对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建议,建立“中国车型+供应链链接世界汽车产业”的模式,依托丰富车型和以新能源智能化为主的增量供应链体系,赋能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甚至可以打造本地品牌,实现产业互补、资源共赢。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出海过程中,中国车企要警惕“内卷外溢”,应当创建一个可持续的、有序的出海环境。中国汽车出海时应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在研发、采购、生产、基建、合规等层面深度合作,形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格局。

Top

1、年轻人租LABUBU发朋友圈、追星带动演唱会神器涨11倍!,租朋友圈的什么套路

2、娃哈哈的秤并不好上,娃哈哈的质量

3、汪峰299元音乐课,为什么卖不动?,汪峰声乐老师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sjzclz.cn/ZYU/detail/okhyzn.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大惊小怪的牛肉丸子